↑↑↑點擊上方收聽全文↑↑↑

2023年社保調整!究竟是什么福利!

全民普及社保是大勢所趨,也是民生的根本,每年社保都會迎來調整的利好政策 。

雖然上班族每年繳納的社保都在上漲,但是大家能夠享受到的福利也在增長 ; 隨著我國社保的普及,社保在我國已經成為普通民眾的標配 ; 尤其是那些有安穩工作的人,用人單位每個月都是按時給員工繳納,即便是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通過自行繳納的方式享受社保政策帶來的福利。

隨著國家對社保的重視和普及,目前老人和小孩都可以進行繳納社保來享受福利待遇了。今年開始,又迎來了好消息,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什么!

一、參加社保的人員范圍擴大

以前是企業職工才可以繳納職工社保,但現在,一些地區的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自由參保。相比于以往,各地已經逐步取消對參保人員的戶籍限制,也就是說“外地人”同樣可以在就業地參保,在就業地享受福利保障。

新修訂的《蘇州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辦法》就擴大了參保范圍,完全放開省內戶籍,適度放開省外戶籍限制,并將港澳臺人員納入參保范圍。

除此之外,廣東省、四川省、遼寧省、河南省等地都開放了非戶籍地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購買職工社保的通知。

而且從今年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參保都不會再受到戶籍限制,這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二、一人參保,全家共濟

2023年個人醫保賬戶全家共濟制度將進一步落地,多個地區已經出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

在2023年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確定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措施,拓寬個人賬戶資金使用范圍,減輕群眾醫療負擔。

其中“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這一項,是惠及千家萬戶的大好事,其主要內容如下: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允許家庭成員共濟,可用于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費用,探索用于家屬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等個人繳費。

這意味著個人賬戶同時也可以作為“家庭賬戶’使用,對于很多年輕的朋友來說,以前自己個人醫保賬戶的錢是死的,因為身體健康,不需要去醫院,看著醫保卡內5位數的余額,就是躺在那里,其他家人有病也不能用。

這次醫保改革明確提出“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的改革舉措之后,個人醫保卡余額不僅能給家人看病買藥,還可以給家人交居民醫保。能夠起到“一人參保,全家共濟”的作用。此外,新醫改還明確了要調整醫保卡的個人賬戶的劃入比例,也就是說今后個人賬戶的返還比例除了個人賬戶全部返還以外,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返還到個人賬戶。

三、全世界最大的異地就醫醫保網

目前,我國的基本醫保已經覆蓋超過13.6億人,也就是超過95%以上的國人都參加了醫保,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保網。

原來的就醫報銷都需要在繳納地進行,有些地區雖然能夠異地結算,但是流程復雜,時間長,報銷額度小。所以大部分人就醫住院需要回到繳納地,遇到急病,回到繳納地就醫,也會造成病情延誤。

按照國家設定的目標,到2023年底前,每個縣都至少有一家定點醫療機構能夠提供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服務。這對異地就醫來講是一個重大進展,為異地工作或居住、異地養老、或者隨子女異地搬遷的老人提供了很大便利。

像天津、廣東等地已經實現了統籌地區就醫互聯網結算,不需要墊付費用,直接報銷。這就意味著,從明年起,在異地工作或者居住的參保人不需要回到戶籍地或者參保地就醫報銷,在當地就可以直接就醫報銷。

甚至像天津、廣東那樣做到互聯網結算,減輕了參保人員的就醫經濟壓力,節省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社會保險制度不斷調整和完善,也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些問題。

四、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指出要健全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促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長期平衡,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適時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這些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看來還是要按時繳納社保才可以獲得相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