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呈現四大新特點

今晚報06月10日09:46

確定不再關注此人嗎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案件總體上仍然處于高發態勢,而且呈現出四大新特點。

一、以電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成為主流犯罪。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呈現四大新特點,隨著信息通信與電子支付快速發展,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發展迅猛,已經成為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和全球性的打擊治理難題。

二、部分詐騙手段持續危害嚴重,手法更新加速迭代升級。今年1月至5月,侵害本市比較嚴重(按照發案或損失占比超5%計算)的詐騙手段分別是刷單詐騙、冒充客服詐騙、虛假辦理貸款詐騙、虛假游戲相關交易詐騙。特別是刷單詐騙與冒充客服詐騙,發案與損失總量不僅長期位于前兩位,而且長期處于同比上升態勢,詐騙分子單起案件詐騙金額大幅增長,這兩類詐騙手段平均每起案件造成的損失同比分別增長58%和97.3%,危害十分突出。此外,交友誘導投資詐騙與冒充公檢法詐騙平均每起案件造成的損失始終居高不下,分別為25.8萬元和18.6萬元。詐騙分子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迷惑性強,令群眾防不勝防,甚至出現在一起案件中受騙群眾先后被多種手段詐騙的情況。

三、作案人群增長與行業治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犯罪高發態勢。因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本低、收益高、易復制、難追查,作案群體呈幾何式增長。電信領域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大量GOIP/VOIP、“池”設備被用于實施犯罪。金融領域洗錢方式多,跑分平臺、虛擬貨幣等已成為洗錢工具。

四、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長、有組織的特征越發明顯。App制作開發、引流推廣、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上的重要支撐,詐騙集團呈現行業支撐、產業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