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3000和月入過萬差別在哪里?
此素材來源于網絡
你的收入跑贏了多少人?如果你月入3000,你在全國大概跑贏6億人,如果你月薪過萬,你的薪水就跑贏了全國99%的人。但還有個數據很多人不知道,中國人最富裕10%的人和最窮10%的收入差距在20倍左右,而在1978年十這個數字還只有5.5倍。從一個較長時間上來看,我們的貧富差距是在逐漸拉大。拉大原因有很多,城市化推進、房地產、金融、互聯網崛起等,但有一個核心就是,這個階段我們是在先富帶后富。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近幾年來,共同富裕這個詞兒不斷刷屏。先富帶后富,他只是個手段,促進共同富裕才是百年大目標。我們說,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濟貧,也不是平均主義。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共同富裕之下,未來的貧富差距長遠來看一定會慢慢縮小。現在貧富差距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城鄉的差距,2023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4倍,單看這個數字并不懸殊,重點是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相差了十倍以上,也就是說,農村居民打工掙的錢并不比城市居民的多少,但他們不像城市居民那樣有基金,有股票,更不會玩虛擬貨幣,各種理財產品都離他們太遠。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國人60%財富都押在房地產里,城市房價飛漲,客觀上就拉開了城鄉收入的差距,盡管房地產投資數經基本被剝奪,但不少城市居民靠著收房租,每月也有一筆不菲的收入。所以,未來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如何提升,這將是一個長期努力的方向?第二個差距是行業收入的差距,首先是工資的收入,過去同樣做銷售,有人月入3000,有人年入百萬,因為后者在房地產行業做銷售,同樣做公關,有人在互聯網大廠,有人在傳統家電企業,待遇是天壤之別,因為過去我們的行業發展不均,一項金融、房地產、互聯網、文娛等行業跑在了時代的前列,導致一些行業很賺錢,一些行業卻長期遇冷。在這種局面下,近兩年有一系列政策出臺了,你像互聯網的反壟斷,遏制房價上漲,限制大廠996,限制明星高片酬等,這些底層邏輯就是在縮小行業間的貧富差距,平衡居民間的收入差距。
圖片來源于網絡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光體現在工資上,財產性的收入也不容忽視。如說在我們身邊,一個人率先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通過資產配置不斷獲得被動的收入,更多人則是努力大半輩子,把僅存的錢拿去還了房貸。這種現象如何解釋呢?過去房地產是個大蓄水池,銀行把大量居民存款都灌了進去,而那些大大小小企業卻遭到了冷落。
圖片來源于網絡
隨著房地產時代的謝幕,未來更多資金將會從銀行流出,慢慢流進股市,債市,進而去哺育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普通人參與投資的門檻也一定會降低,但這條路很漫長,希望我們的資本市場能健康有序的成長,也希望提升每一個人的財產性收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